台湾A片

台湾A片 “中文国际传播” 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名师讲坛(第27期)

发布日期: 2025-06-18 浏览次数:
题目:语言学理论与汉语二语教学、树立研究意识 培养研究能力
主讲人:陆俭明、马真
时间:2025-06-20 14:00 至 2025-06-20 17:00
地点:逸夫报告厅
主办单位:教师教育学院
讲座内容:

图片

图片

一、讲座信息

讲座题目:语言学理论与汉语二语教学、树立研究意识 培养研究能力

时间:6月20日 14:00~17:00

地点:逸夫报告厅


二、主讲人介绍

陆俭明先生:

国际中国语言学会主席(一届)

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(两届)

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、博导(荣休)


1935年生于苏州,现兼任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、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标准审定委员会委员、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学术指导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。曾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、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主席、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、北京大学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、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发展署华文顾问,23所高校兼职教授。独立完成、出版的著作和教材共11部,主编或与他人合作编写15部;发表学术论文、译文等420余篇,序文近百篇,在学界被誉为20世纪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八大家之一。曾先后50余次应邀赴22个国家和地区任教、进行学术访问或出席国际学术会议。


马真先生:

国际著名语言学家

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


国际著名语言学家,1938年生于四川,已出版专著和教材5部,参编教材与工具书12本;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。多次荣获北京大学、北京市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;荣获“桐山教育基金奖特等奖”。曾先后40多次应邀赴美国、日本、法国、加拿大和我国香港、澳门、台湾等17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访问、讲学。学界公认她在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面有重要贡献,特别是在研究方法上,能打破传统的虚词研究框框,另辟蹊径,富有创造性。


三、讲座内容简介

语言学理论与汉语二语教学:

汉语教学需要语言学理论的支撑,汉语教师需要学点语言学理论。

语言学理论多种多样,单就语法分析方面的理论而言,从传统的到当代前沿的语言学理论,少说也有四五十种。那么汉语教师最需要学习哪些语言学理论?从汉语教学的实际需要来说,主要需要学习、掌握好以下三种语言学理论:

一是传统的句子成分分析理论;

二是美国描写语言学理论(亦称“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”);

三是认知语言学里的关联理论。

报告将分别举实例一一加以分析、说明。


树立研究意识 培养研究能力:

首先说明为什么要跟大家谈“树立研究意识 培养研究能力”的问题,而后说明研究能力应包括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三方面,而首先要培养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。接着阐述:怎样才能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?具体说,怎样从书本上、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?最后说明体现研究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,就是善于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,要善于多角度、多方位、多层面的思考;并强调,当自己在研究中获得某种看法后,一定要反复思考,不断验证。

所论述的问题都用具体实例来加以说明。